前言
《人生的智慧》 一本引人入胜而又充满智慧的哲学书。
什么是人生的智慧呢?在我看来是对人生的态度,在对一些客观发生的悲剧时,倘若长时间的陷入痛苦与自责,往往会让自己生陷入悲剧之中,在此时对平常的细小的问题时总会容易易怒,充满负面情绪,但若转换自身角度,在悲伤过后总结问题原因从而警戒自己,当我们遇到相同或者类似问题时,就会回想当时的痛苦与自责从而避免悲剧发生。
叔本华这本《人生的智慧》阐述的如何尽量快乐的度过这一生,算得上是哲学的幸福论,对于幸福每个人的定义不同,对于我而言我每周会去吃顿烧烤/火锅/日料去放松下自身紧绷的身体,这就是对我的幸福,但若对于已经饿了数天的乞丐来说,此时能吃上白面馒头难道他的幸福感不会比我高的多么?
更好是好的敌人,痛苦是产生快乐的根源,他们不是反义词而是近义词,对于个体来讲存在痛苦才会产生快乐,身边简单的幸福感总是难以被重视或者看见,就像一位双眼视力正常的人很难想象拥有一双正常的双眼对失明的人多快乐。只有经历了巨大的灾难才能感受到自身已存在的幸福。如何评断当前是否幸福呢?当我们每天都只为了细小的事情烦恼时,那应该就是最幸福的时候,所以要珍惜这段时光。
强烈推荐买一本进行阅读,是一本很有价值的指导生活的哲学书籍~
摘抄
- 理性的人寻求的不是快乐,而只是没有痛苦。
- 快乐只不过是一场梦,但痛苦确实真实存在的。
- 节制食物会让我们身体健康,节制与人交往会让我们心灵平静。
- 因此谁在早年就喜欢上独处,他就不音获得了一个金矿。 当然,不是行一个人都能够这样做。这是因为正如人们当初受到资乏的驱赶而聚集在一起,一且解决了匮乏,无聊同样会把人们驱赶到一块。没有了既乏和无聊,人们或许就会孤身独处,虽然这只是因为每个人都自认为很重要,其至认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 而独处时,周围的环境恰好适合如此评价,因为生活在拥挤、繁杂的世人中,就会变得举步维艰,痛苦掣肘不断,自己心目中的重要性就会消失殆尽。在这种意义上说,独处甚至是每一个人自然的、合适的生活状态:它使每一个人都像亚当那样重新享受原初的、与自己本性相符的幸福快乐。
- 正如一个人背负着自己的身体重负却一无所觉, 而在移动他人的身体时却感到了重量,同理,他不会注意到自己身上的缺点和恶习,只会留意他人的这些东西。因此,每个人都应该以他人为镜,从这面镜子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的缺点、恶习及其他让人厌恶之处。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却像一条对着镜 子咆哮的狗,因为它不知道它在镜子中看着自己,而以为那是另外条狗。挑剔别人缺点差错的人也是在改进着自己。所以,倾向和习惯于在私下默默留意别人的外在行为,刻薄挑剔别人不论做过的抑或不曾做过的事情的人,也因此在改进和完善着自己,因为这种人起码有足够的公正或者足够的骄傲和虚荣心去避免做出他们经常如此严厉、苛刻批评的事情。对于那些容忍别人的人来说,则是相反,即:我们给予自己各种自由,也同样让别人有各种自由。
- 我们不应该驳斥别人的看法,而应该记住,如果试图用说话使个人放弃他所相信的种种谬误,那就算我们有玛土撒拉的寿命,也不会完成任务。另外,在与别人谈话时,我们不要试图矫正别人,尽管我们所说的话出于善意;因为冒犯和得罪别人是很容易的,但要对此作出弥补,就算并非不可能,也是相当困难的。如果我们碰巧听到别人说出的荒谬言论开始让我们生气,我们就要想象这只是一部喜剧中两个愚人之间的对话。这一事实久经证明: 谁来到这个世上,在最重要的问题上-本正经地教育人们,那么,如果他能全身而退就已经是万幸了。
- 在言词或者表情流露出愤怒或憎恨是徒劳无益的,既不智和危险,又可笑和流于俗套。所以,除了通过行动,我们永远不要以任何其他方式表现憎恨或愤怒。我们越能避免在话语和表情上表示愤怒,就越能以行动表现出来。冷血的动物才是唯一有毒的动物。
- 一个古老的作家相当确切、中肯地说过,在这世上存在三种力:精明、力量和时运。我相信时运至为重要。这是因为我们的一-生可比之于一条船的航程。 时运一-顺运或者逆运一 扮演着风的角色, 它可以迅速推前我们的航程,也可以把我们抛后老远的距离。对此,我们的努力和奋斗作用不大。也就是说,我们的努力和奋斗只是发挥桨橹的作用:在竭尽全力挥舞桨橹数小时以后,终于向前走了一程,这时突如其来的一阵强风, 一下子就能使我们倒退同样的距离。如果风向顺利,我们不需划桨也会前行。一西班牙谚语就很美妙地表达了命运的强大力量: 祝你儿子好运,然后把他抛进大海吧!